灌云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灌云县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唤醒“沉睡”的农村集体资产
发布时间:2017-06-28     浏览次数:     来源: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唤醒“沉睡”的农村集体资产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英华

  作为全国29个试点之一,济源承担了“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简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任务,这是我省唯一一个试点。

  改革试点任务始于2015年5月,今年年底结束,届时国家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期末大考”将近,济源两年多的改革试点工作成效究竟如何?

  济源承留镇花石村是该市最早开始试点的村庄,她的经历也成为整个改革进程的一个缩影。

  一位变身股东的农民

  6月23日,雨后初霁,地处南山森林公园入口的花石村空气清新,满目青翠。山脚下的水上乐园里,直道滑梯、弯道滑梯、戏水池等水上设施整装待发,静静地等待游客。“这次的雨下过之后,水上乐园就要正式开张了,到时候这里就该热闹啦。”

  开园在即,50岁的周万成正忙着对园区的各项设施进行最后的检查。

  

水上乐园人气爆棚

  “啥是股东?俺一个老农民也不懂,”老周摸着头憨笑,“就是知道这个水上乐园村里入的有股份,挣钱了村里的人都有分红。”看记者将信将疑,老周拿来一张照片。照片摄于上个月,他一手拿着股权证书,一手拿着钱,腰板挺得笔直。看来,眼前这位面目黝黑的地道的农民,的确是个货真价实的股东。

  农民如何变成了股东,这件事还要从头说起。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的问题日益凸显,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势在必行。为此,中央深改组要求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的试点的目标方向,就是要探索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

  然而,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集体经济发展很不平衡。2015年5月,农业部、中央农办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通知,挑选29个县(市、区)进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济源是我省唯一一个试点。当年,济源选择梨林、承留、王屋3个镇共6个村开展试点,花石村就是其中之一。

  在花石村进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过程中,农民周万成顺理成章地变成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一位股东。

  一个集体经济壮大的村庄

  像周万成一样的股东,在花石村一共有693个。

  64岁的聂爱玲也是其中一员。她年轻时被巨石砸中,双腿瘫痪,连大小便也不能控制。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幸而丈夫不离不弃,女儿孝顺。记者见到了这位老人,满头白发的她正靠在床头看电视。凉席上铺着清爽的小垫子,没有任何异味,轮椅在床边触手可及。谈话间,女婿体贴地送来洗好的桃子。

  “生活过着不赖,我可知足。”聂老太满面笑容,丝毫看不出身体不便带来的影响。“上个月我不但领到了分红,还额外得到了村里给的1000元钱。”村里这两年变化很大,道路都硬化了,路灯换成了新的,自来水免费用,正在进行改造的天然气工程村里还每家给掏了500多元。每天晚上,女儿都会推着老人去村里转转。逢年过节,村里还会给每位村民发一袋大米和一桶油。生活过得不再窘迫,心情自然舒坦。

  聂老太的舒心生活离不开逐渐壮大的花石村集体经济,而集体经济的壮大则得益于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

  济源市农牧局农经站站长段德龙告诉记者,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就是要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开展清产核资、明确债权债务、资产量化、股权管理、收益分配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而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讲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发展股份合作,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花石村有713口人,858亩耕地,1218亩山坡荒地。经过对各类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确认经营性资产62.35万元。同时,按照市里出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认身份确认指导意见,对村民进行科学身份确认,最终确认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93人。股权量化后,股权设置为一人一股,每股量化资产899元。村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户为单位向股民发放了股权证。

  “改革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花石村支部书记周全喜介绍,“大家伙儿成了村集体资产的股东,有效地调动了每个人参与集体资产管理经营的积极性,内生动力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数字能够佐证他的观点。2015年底,合作社决定引进滑雪场项目,村集体入股10万元,占资10%。2016年元旦开始运营,两个月挣了110万,当年每位村民收益6000元。利润大大鼓舞了士气,周全喜趁胜追击,去年又引进水上乐园项目,村集体入股占资30%,同样人气爆棚。正在建设中的梅园,村集体的股份更是提高到了50%。

  

滑雪场吸引了众多游客。

  村子集体经济逐步壮大,自然有底气来造福乡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也有了保证。此外,村子额外对残疾人、困境儿童、困难群众进行帮扶,聂老太的1000元钱就是从此而来。

  一座敢为改革试点的城市

  农业部经管司张红宇司长评价,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这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需要试点先行。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真正让农民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让‘沉睡’的农村资产醒过来。”济源市委秘书长孔庆贺说。

  

股东分红大会。

  济源市委农办副主任李泽萍总结,除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成员财产性收入之外,改革试点还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目前全市85%的耕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居我省8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首;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用周全喜的话来说,大家一门心思都在抱团求发展,谁还有时间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计较呢?这两年多,村里矛盾少多了,过去的上访户更是没了踪影。

  从2015年3个镇6个村,到去年3个镇133个村,再到今年全市其余的392个行政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已在该市全面铺开。

  两年多来,济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稳妥推进,试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出的‘把握四项重点、统筹四个结合、健全四个机制’的‘444’工作法在全国推广,得到中央改革办、农业部的充分肯定,两次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福分权能改革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形成的一批行之有效的办法,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创造了条件,为全面推进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